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不饱和聚酯树脂材料选购指南

不饱和聚酯树脂材料选购指南

一、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广泛应用与选购重要性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因其常温可加工性能以及众多优异特性,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然成为热固性树脂领域中发展迅猛且需求量庞大的树脂品种。市场上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牌号繁杂多样,然而却缺乏统一的命名体系。这就导致仅从商品牌号很难确切分辨其所属类型与用途,即便同一牌号的树脂,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在性能上也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所以,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选材对于使用者来说是极为关键的问题,特别是在国家重点工程中,合理的选材不仅能够确保产品质量,还能有效降低成本、节约资源,防止因质量过剩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或者因质量欠佳引发工程事故。

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性能指标分类

1、工艺性能指标:主要涵盖树脂的粘度、胶凝时间、反应活性等液体树脂性能指标。这些指标为用户在不同成型工艺过程中提供了重要参数依据。例如,树脂的粘度会影响其在模具中的流动性,合适的粘度能够确保树脂均匀地填充模具,从而保证成型产品的质量与精度;胶凝时间则决定了树脂从液态转变为凝胶态的时长,这对于控制成型工艺的节奏和效率至关重要;反应活性关乎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的速度与程度,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固化效果与性能表现。

2、内在性能指标:包括树脂的流变性能(如成型收缩率)、机械性能(如拉伸、弯曲、冲击、压缩等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这些是树脂交联固化后所呈现出的性能,为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使用提供了关键参数。流变性能中的成型收缩率会影响产品的尺寸精度与稳定性;机械性能决定了产品在承受外力时的表现,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机械性能的要求各异,如在建筑结构件中需要较高的强度与韧性,而在一些装饰性部件中则可能更侧重于外观与一定的强度;热性能与电性能则分别在涉及温度变化与电气绝缘等应用场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选购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误区及应对

误区一:仅按分子结构分类选择树脂

传统分类方式及其局限性:长期以来,无论是树脂供应商还是应用商,常常习惯于依据分子结构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分类,例如简单地划分为邻苯型、间苯型、对苯型、双酚 A 型等。然而,产品的内在性能(固化后性能)并非仅仅取决于配方中二元酸的种类。实际上,二元醇的选择、投料比(醇酸比与双键比)、终点酸值、合成工艺等诸多其他因素都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

先进的掺混树脂技术与分类新趋势:当前国外先进技术中,掺混树脂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合成树脂方法被广泛应用。这种方法是将各种不同分子结构的树脂进行混配,旨在实现单一树脂无法企及的最佳性能,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树脂的性价比,为下游用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显然,这类通过掺混而成的树脂已不能再简单地用邻苯或间苯型来归类。在 ISO 国际标准中,各类 UPR 的分类依据是基础聚合物的参数、可能的填料 / 增强材料(种类和含量)、预期的成型方法、特殊的性能以及用于加工目的的特性(工艺性能),而非树脂的分子结构。随着中国加入 WTO,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分类也需要朝着科学化、合理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实现与国际接轨,用户在选购时也应摒弃仅以分子结构分类来选择树脂的旧观念。

误区二:规定树脂的全项性能指标追求 “高、大、全”

性能指标相互矛盾与实际应用考量:在一些资料介绍不饱和聚酯树脂性能时,会给出其固化后可达到的一定物理性能指标范围。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少有树脂能够使各项指标或多项指标同时达到该范围的上限,因为这些指标本身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例如,树脂的强度与韧性通常难以同时达到极高水平,提高强度可能会导致韧性下降,反之亦然。因此,科学的做法是针对自身的实际应用场景,重点考核树脂所必需的主要性能指标,片面追求 “高、大、全” 是不切实际且不可取的。必须明确认识到不存在一种十全十美的 “万能材料”,任何一种树脂都有其特定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测试方法对性能指标的影响:关于指定树脂的物理性能指标却不指定测试方法也是一个常见问题。如前所述,测试树脂性能时,样品的制作方法、树脂在固化后热处理时间的长短、处理温度的高低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树脂内在性能指标的测试值。在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厂大多执行国家标准 GB/T8237 - 2005,该标准在树脂的测试方法中未明确指明试样的固化方法,而是规定按生产厂指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固化。如果树脂生产厂商执行的是 GB/T8237 - 2005,那么使用者就必须明确规定采用的是哪种固化方法以及试样的后处理方法。同时,由于不同生产厂商提供的产品的物理性能因试样制备方法不同而缺乏横向可比性,这就要求用户在选购时更加谨慎,不能仅仅依据厂商提供的性能指标数据,还需深入了解其测试方法与条件,以便进行更准确的比较与判断。

四、不饱和聚酯树脂选购的综合考量因素

应用场景需求分析:在选购不饱和聚酯树脂之前,首先要对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深入细致的需求分析。明确产品在该场景下所需要承受的外力类型与大小、所处的环境温度范围、是否有电气绝缘要求以及对尺寸精度和外观的要求等。例如,如果是用于制造户外建筑装饰材料,除了需要考虑一定的机械强度以抵御风雨侵蚀外,还需关注其耐候性、颜色稳定性以及成型后的表面光洁度等;若是用于电子电器领域的绝缘部件,则重点关注其电性能指标,如绝缘电阻、介电常数等,同时也要考虑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因为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树脂需要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

参考多方面性能数据:不能仅仅依赖于树脂的商品牌号或单一的性能指标宣传,而要综合参考其工艺性能和内在性能的多方面数据。对于工艺性能指标,如粘度、胶凝时间和反应活性等,要结合自身的成型工艺设备与操作条件进行评估。例如,如果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就需要树脂具有较低的粘度以便于快速填充模具型腔;而对于手工铺层工艺,则可以适当放宽对粘度的要求,但对胶凝时间的控制可能更为关键,以确保在铺层操作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与压实。对于内在性能指标,要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重点关注关键性能,如在机械结构件中重点关注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等机械性能指标,同时结合流变性能中的成型收缩率数据,以确保产品成型后的尺寸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在涉及高温环境的应用中,要着重考察树脂的热分解温度、热变形温度等热性能指标,确保其在高温下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

了解树脂生产厂商信息:包括厂商的生产规模、技术实力、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市场口碑等。生产规模较大且技术实力雄厚的厂商通常能够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优化以及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从而更有可能生产出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的厂商能够确保每一批次的树脂产品性能都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减少因产品质量波动而给用户带来的风险。此外,良好的市场口碑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可以通过咨询同行业其他用户、查阅行业评价报告或在相关专业论坛上了解其他用户的使用体验等方式来获取厂商的市场口碑信息,从而对树脂生产厂商进行综合评估,选择信誉良好的厂商作为合作伙伴。

样品测试与试用:在初步确定了几款符合应用场景需求且生产厂商信誉较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后,最好能够获取样品进行测试与试用。在测试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际应用场景的工艺条件和性能测试标准对样品进行处理与检测。例如,按照产品的实际成型工艺制作试样,并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试样进行固化处理,然后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对其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精确测量,将测试结果与产品宣传资料以及自身的需求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可以进行小批量的试用生产,观察树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便利性、与其他辅助材料(如填料、增强纤维等)的相容性以及最终产品的综合性能表现。通过样品测试与试用,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树脂产品的实际性能与适用性,从而做出更加准确可靠的选购决策。

综上所述,选购不饱和聚酯树脂材料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其性能指标体系、避免常见的选购误区,并综合考虑应用场景需求、多方面性能数据、生产厂商信息以及进行样品测试与试用等多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牌号和种类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中挑选出最适合自身需求的材料,确保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益。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鲍远成 13816807620

覃青梅 13651785080

伍林秀 13636534559

电话:021-66016710

邮箱:baoyuancheng@126.com

公司:上海香飘防火板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7718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