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藿香正气水:成分剖析、配方详析与生产工艺全解

藿香正气水:成分剖析、配方详析与生产工艺全解

藿香正气水作为夏季常用的中成药,在应对暑湿等多种不适症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具备散寒解表、化湿和中、祛暑等功效,而这些功效的实现离不开其独特的成分构成。

一、藿香正气水的主要成分

藿香正气水主要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这十味药材组成。其中,广藿香油堪称关键成分,具有外散风寒,内化湿浊的显著作用,在治疗霍乱吐泻方面表现卓越,故而被尊为君药。紫苏叶油与白芷辛香发散,能够协助主药散风寒、化湿浊,担当臣药之责。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半夏、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苍术、茯苓健脾渗湿,和中止泻。甘草则发挥和中调和诸药的重要作用。这十味药材相互配伍协同,共同奏响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乐章。

二、藿香正气水的常见配方

1、标准配方:苍术 160 克、陈皮 160 克、厚朴(姜制)160 克、白芷 240 克、茯苓 240 克、大腹皮 240 克、生半夏 160 克、甘草浸膏 20 克、广藿香油 1.6 毫升、紫苏叶油 0.8 毫升。此配方精准确定了各味药材在小剂量生产或实验研究等场景下的用量比例,为藿香正气水的制作提供了基本的量化标准。

2、生产配方:苍术 78 千克、陈皮 78 千克、厚朴(姜制)78 千克、白芷 117 千克、茯苓 117 千克、大腹皮 117 千克、生半夏 78 千克、甘草浸膏 9.8 千克、广藿香油 780.5 毫升、紫苏叶油 390.2 毫升。这一配方则是面向大规模生产的量化标准,为制药企业在批量生产藿香正气水时提供了准确的药材用量依据,确保产品质量与功效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三、藿香正气水的正确生产方法

1、药材准备环节:必须严格遵循生产配方来筹备药材,并且药材质量务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炮制标准。只有高质量且符合炮制规范的药材,才能为后续生产出优质的藿香正气水奠定坚实基础。例如,生半夏有毒性,其炮制过程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以降低毒性并确保药效。

2、药材提取步骤

先取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这四种药材,分别粉碎成粗粉。随后分别采用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渗漉法,以 60% 乙醇作溶剂,浸渍 24 小时后展开渗漉操作。其中苍术、陈皮、厚朴各收集初漉液 195 升,白芷收集初漉液 244 升,这些初漉液需妥善备用。之后,这四种药材继续渗漉,收集续漉液并浓缩,然后并入相应的初漉液中。最后把合并的渗漉液减压浓缩,使总液量控制在 350 升左右,以作后续备用。

取茯苓,加水煮沸后,于 80℃温浸二次,第一次 3 小时,第二次 2 小时,取汁备用。生半夏则先用冷水浸泡,每 8 小时换水一次,直至泡至透心。之后另加干姜 13.5 克,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 小时,第二次 2 小时,因生半夏有毒,其生产操作必须单独进行,以避免交叉污染与安全事故。大腹皮加水煎煮 3 小时,煎液备用。甘草浸膏打碎后水煮化开,煎液备用。

3、溶液合并与处理:将苍术、陈皮、厚朴、白芷渗漉液,以及茯苓、生半夏、大腹皮、甘草浸膏的煎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 680 升左右,备用。接着将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适量乙醇溶解,然后加入前面合并的液体中,混合均匀后,用乙醇与水适量调整乙醇含量,静置 48 小时后,取上清液,滤过杂质即可进行灌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影响藿香正气水的质量、安全性与药效。制药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与质量控制要求,确保生产出合格的藿香正气水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在夏季防暑祛病等方面的用药需求。

上一篇:板蓝根的种类全解析:大蓝根与马蓝根 下一篇:没有了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鲍远成 13816807620

覃青梅 13651785080

伍林秀 13636534559

电话:021-66016710

邮箱:baoyuancheng@126.com

公司:上海香飘防火板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7718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